{dede:field.title/}
金蝶新闻
建设质量强市 服务经济发展
今年九月,我们迎来了全国第24个“质量月”。“质量月”活动始于1978年,旨在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水平。今年的全国“质量月”活动由26个单位统一部署推进,规格高、声势大、活动多,为历年之最。我们深刻认识到,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,走“质量强市”之路,实现“质量强市”目标,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、建设幸福东莞、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基本要求。
首先,“质量强市”强调的是要以提高质量作为强市的手段。质量是市场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,要想在更大范围、更广领域、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,就必须更重视质量问题。要全面树立以质取胜的意识,以走“质量强市”之路为牵引,巩固和提升经济强市的地位,巩固和扩大社会文明成果,巩固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。
第二,“质量强市”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。提出“质量强市”,是基于对全市质量工作形势和趋势的判断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东莞已经具备创建并成为示范城市的良好基础和基本条件。因此,我们要在当前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,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,全面建成“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”。
第三,“质量强市”最集中体现的是“大质量”。“质量强市”中的“质量”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,从范围上看,质量已经超越产品、生产、制造的范畴,涵盖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;从层次上看,不仅要求完善质量管理制度,还要形成先进的质量文化,提升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质量,树立有质有量的政绩观和全社会参与的全员质量观。
总的来说,质量不再是一个技术名词,而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行为方式,更意味着一种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,是政府应全力抓好的一项宏观工作。全市上下应当强化共识,切实增强质量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。
国务院于2012年颁布了《质量发展纲要(2011-2020年)》,吹响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号角。广东省在2010年率先启动了质量强省工作,推动质量强市工作在南粤大地兴起。东莞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,早在2003年就率先启动质量兴市工作,2006年荣获“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”称号,特别是自2010年颁布《关于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意见》以来,质量强市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,去年我市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资格的25个城市之一,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。目前,我市名牌产品总数已经达到169个,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;2012年,全市专利申请增长率为20%,专利授权增长率为3%;2013年上半年蔬菜和猪肉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9.11%和99.99%,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%;今年6月公布的阿里巴巴物流平台货运数据,东莞发货量在全国仅次于深圳,体现了东莞电子商务的发展后劲。我市已经初步构建了“强镇、强业、强企”的工作格局,形成了1+4+3的政策格局。并且与虎门、长安等镇签订合作备忘录,推动镇街创建省级质量强镇示范镇,启动全市检测资源联盟工作,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行。
东莞市以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市为契机,大力抓好质量工作,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形象。总体来看,东莞制造质量可靠,获得国内外的广泛赞誉,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全市质量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,如企业质量意识仍比较薄弱、服务标准和产品标准推广不够、产品档次仍需提升、自主品牌产品不多、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、质量监管手段亟待完善等。去年“三打两建”期间,东莞市查处了近1.3万宗制假售假案件,查获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,表明当前东莞质量工作形势仍较为严峻。随着国外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东莞企业如果不提高质量水平,将难以适应国际竞争,甚至会被市场淘汰。因此,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是生命线的共识,凭质量求生存,靠质量谋发展,全力抓好各项质量工作,为全市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。
今年我市“质量月”活动的主题是“建设质量强市,服务经济发展”,这充分契合了国家和省对质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,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关注。接下来,全市的质量强市工作要紧紧围绕“加快转型升级、建设幸福东莞、实现高水平崛起”的总目标,紧靠产品、服务、工程和环境四大主体质量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,强化质量工作支撑。东莞市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,定期开展质量“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社区”、大学生质量安全志愿服务及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,积极宣传“创新驱动 质量引领”的城市质量精神,营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;要建立质量诚信制度,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,加快建设公共联合征信系统,实行信用联奖联惩,引起企业重视和关注,以提高质量诚信;要加强质量工作考核,对镇街及各级各部门创建工作进行考核,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激励机制。
二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,夯实质量工作基础。落实企业质量首负责任制,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,推行全员、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,建立全环节质量责任追究链条;鼓励企业加快质量技术创新,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、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;支持企业创建更多名牌名标,引导企业加强建设品牌文化,实施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、卓越绩效管理模式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三、加快检测平台建设,优化质量检测服务。加快检测平台建设,必须围绕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,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检测服务平台。充分发挥检测平台作用,引导检测机构加快产业急需的检测项目建设,促进检测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,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、技术攻关、产品测试等服务,不断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。
四、加大监管力度,切实保障质量安全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,加大对食品、药品、工业产品等监督抽查力度,严惩质量违法行为,减少质量安全隐患,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;加强工程质量监管,狠抓大型公共建筑、公共交通工程、住宅工程等质量安全管理,严格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,完善工程招投标和质量诚信联动机制;加强服务质量监督,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质量评测体系,推进服务业满意度评价试点,促进服务市场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国际化;加强环境质量监管,强化污染源头控制,积极应用绿色环保技术,建成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。
五、构建诚信体系,推进质量法治建设。结合“两建”工作,加快开发社会信用信息应用系统、市场监管信息共享系统等平台,实现银行、商贸、海关、税务、工商、质监等多部门质量信息互通与共享。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,建立质量失信“黑名单”,并向社会公开。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、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,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,特别是对性质恶劣的质量问题,要加大惩戒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。
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,不仅是东莞质量工作的重要里程碑,更是推动东莞转型升级和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历史性机遇。我们坚信,在改革开放中屡创佳绩的东莞人民,一定会继续发扬海纳百川、厚德务实的优良传统,抓住机遇,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质量强市,为实现伟大的“中国梦”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——来源:东莞日报